三十而肥 老來惑

August 28, 2014

肥胖與許多疾病密切相關,包括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心血管疾病、退化性關節炎、睡眠呼吸中止症、癌症等等,也與腦部退化密不可分,過去有研究發現肥胖是未來失智症的危險因子,而英國牛津大學學者最近的研究更發現,在中年三十幾歲時肥胖,跟四十歲、五十歲、六十歲時才肥胖結果大不同,三十幾歲肥胖未來罹患失智症的風險最高,看來雖然同樣是肥胖,但不同的年紀肥胖對未來健康有著不同的影響。

學者利用全國性資料庫,分析45萬多位三十歲以上有被診斷肥胖的住院病人,追蹤其日後發生失智症(包括阿茲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 及 血管性失智症vascular dementia)的狀況,分析結果發現,在30-39歲就肥胖的人,未來發生失智症的風險是沒有肥胖者的約3.5倍,有趣的是,這個風險隨著年紀增加而減少, 40-49歲才肥胖的人,未來失智症的風險是沒有肥胖者的約1.7倍,依此遞減,50-59歲才肥胖的 其失智風險約1.5倍,60-69歲才肥胖的 其失智風險約1.4倍,70-79歲才肥胖的 其失智風險與沒有肥胖者差不多,這樣風險隨著年紀增加而減少的現象在過去針對肥胖與失智症的研究中也有類似發現。至於為什麼會這樣,可能與肥胖者容易有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風險有關,但尚待更多研究探討其中機轉。至於若二十歲,甚至十幾歲就肥胖的話結果會如何?因為研究中的族群分佈皆為三十歲以上,所以更年輕的肥胖族群其失智的風險有多高就不得而知了。

預防重於治療,人口高齡化嚴重,失智症人口也不斷攀升,預防像失智症這類的退化性疾病,必須即早開始做起,而維持健康的體重就是一重要關鍵。

三十歲的你/妳,正值人生精華,進入社會一段時間有了歷練,可能事業正穩定正要起飛,可能成家,可能有了小孩,可能開始一肩挑起許多責任,是家庭的重要支柱,可能有許多的理想等著努力去實現,可能…可能…忙著忙著就忽略了健康,任憑腰圍越來越粗而肥胖,忘記量腰圍,不想量體重

子曰:『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為了健康,為了未來,為了不要腦袋退化而失智,老了能夠從心所欲不踰矩,那千萬不要三十而肥,否則可能就老來惑。

(Photo via Allan Ajifo. CC BY 2.0) 

 

參考資料:

Wotton CJ et al. Age at obesity and association with subsequent dementia: record linkage study. Postgrad Med J. 2014 Aug 20.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