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得多吃得少,腎結石免煩惱

  • Home
  • /
  • Blog
  • /
  • 動得多吃得少,腎結石免煩惱

December 25, 2013

停經的婦女注意了,您有腎結石的煩惱嗎?受過腎結石苦頭的人一定刻苦銘心,因為腎結石痛起來可是要人命,還會出現血尿,嚴重甚至會引起尿路阻塞導致腎水腫而影響腎功能!如果想避免自己被腎結石所苦,可得控制自己的體重、調整飲食、開始運動了!咦?腎結石跟肥胖有什麼關係?大有關係,腎臟科國際知名期刊  美國腎臟醫學會雜誌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Nephrology201312月發表了一研究報告,結果指出,對於停經的婦女,運動可以減少腎結石發生的風險;而攝取過多熱量以及肥胖則會增加腎結石風險

過去國外文獻就有報告,腎結石的發生與肥胖、代謝症候群有關,然而確切的機轉未明。此篇由美國學者進行的研究,主要想探討究竟 運動、BMI、攝取的熱量對於腎結石的發生有沒有影響?有多少的影響?這一前瞻縱貫性世代研究(prospective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共追蹤八萬四千多位停經婦女約8年的時間,這些婦女並無腎結石病史,研究期間記錄飲食、運動、體重、年齡、種族、疾病史、使用荷爾蒙情況等,當然也記錄了腎結石發生的情況,進行分析,對各種可能影響腎結石發生的因素做校正。

分析結果顯示,以BMI(身體質量指數,用來判斷是否有肥胖)來看,若18.5-24.9為參考基準,則BMI介於25-29.9發生腎結石的風險增加21%,而BMI≧35者風險增加到31%;對於每日攝取的熱量,若以每天1800-1999大卡為基準,則每日攝取2200-2499大卡會增加26%的風險,每日攝取≧2500大卡則增加到42%的風險,要注意的是,每日攝取<1800大卡並沒有特別的保護效果;而運動部份,若以不運動族群為基準,每週的規律運動最多可減少到31%的風險,而運動並不需要多激烈,走路、慢跑、園藝活動都可以有幫助

此研究告訴我們,肥胖與腎結石風險增加有關,而其中BMI、飲食、運動狀況,分別都扮演了重要角色。

心得:本研究為大規模的長期追蹤,然而研究族群為停經後的婦女,對於其他族群是否也有相同的現象需要更多研究證實。代謝症候群肥胖是全球普遍的問題,盛行率不斷攀升,主要還是來自飲食過剩、運動不足的生活型態,許多疾病都與此相關,包括癌症、心臟病、中風、膽道疾病、腎臟病等,而腎結石在門診並不算罕見,超音波檢查偶會發現,平常沒症狀相安無事,但一旦發作起來常令人痛不欲生,這篇針對停經後婦女的前瞻性追蹤研究,正好給我們一個指引。開始控制熱量、規律運動、維持正常體重吧!

參考資料:Sorensen MD et al. Activity, Energy Intake, Obesity, and the Risk of Incident Kidney Stones in Postmenopausal Women: A Report from the Women’s Health Initiative. J Am Soc Nephrol. 2013 Dec 12. [Epub ahead of print]

(Photo in the article via drweisgerber. CC License)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