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糖耐受不良(IGT,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或有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人要注意了,是不是平常都缺乏運動呢?國際權威醫學期刊 刺絡針《The Lancet》於2013年12月20日線上發表一個最新研究報告,結果指出,每天只要多走2000步,約可降低心血管疾病(如心肌梗塞、中風)風險約8%!
此一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由英國及美國學者共同參與,從2002年一月至2004年一月,共納入40個國家約9300個葡萄糖耐受不良(血糖異常但還未達糖尿病程度,屬於糖尿病前期pre-diabetes)的受試者,這些受試者本身具有心血管疾病 或者 有發生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研究期間給予受試者生活型態改變的計畫,包括體重控制、減少油脂攝取以及規律運動,再進行長達六年的追蹤,在追蹤期間,記錄發生的心血管疾病事件(包括中風、心肌梗塞、因心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同時使用計步器(pedometer)測量受試者於研究剛開始及12個月後的日常活動量,隨後進行分析。
分析結果顯示,追蹤期間共發生了531次的心血管疾病事件,而每天多走2000步(中等速度走,約20分鐘)長期追蹤下來可以減少8%的心血管疾病風險!
心得:研究中提及,全球目前約有7.9%(約3億4千萬)人口屬於血糖異常族群,估計至2030年會增加到8.4%(約4億7千萬人)。血糖異常若沒有好好控制會進展成為糖尿病,對於健康危害極大,長久會導致不可逆的大小血管及神經病變,包括心肌梗塞、中風、視網膜病變、腎臟衰竭甚至洗腎等;而血糖異常者免疫力低,容易引起蜂窩性組織炎甚至導致截肢,根據國民健康署報導,糖尿病為國人十大死因第五位,2012年因為糖尿病死亡的人數超過九千位。吃得多,動得少,精緻甜食樣樣沒有少的生活型態,讓糖尿病盛行率逐漸攀升,台灣及全球都是如此,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HenryWu便看過高中生就罹患糖尿病的!生活型態的改變真的很重要,過去研究證實運動對於血糖控制有好處,但很少有研究把運動量化,告訴我們到底增加多少運動 而可以得到多少好處,本篇研究棒的地方就是明確給我們數據,告訴我們每天多走2000步,就可以減少8%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快,起身行動,開始每天的健走計畫吧!
參考資料:Thomas Yates et al. Association between change in daily ambulatory activity and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people with impaired glucose tolerance. (NAVIGATOR trial): a cohort analysis. The Lancet, Early Online Publication, 20 December 2013. doi:10.1016/S0140-6736(13)62061-9
(Photo in the article via ushtey. CC License)
[…] 這個研究一共有五千多位男性與近七千位女性參與,測量其身高、體重、體脂肪、血壓、腰圍、計算BMI,檢驗血脂肪、血糖,然後利用統計分析的分式,找出男性正常體脂率的切點為<20.6%,26%以上為體脂肥胖,介於期間屬於體脂過重;女性正常為<33.4%,36%以上為體脂肥胖,介於期間為體脂過重。BMI則根據世界衛生組織針對亞洲族群的定義,將BMI介於18.5-23之間者定義為體重正常。在BMI屬於正常的族群裡,再針對體脂率正常及超標者做進一步分析,結果發現,這些正常體重但體脂率卻超標的人,跟體重與體脂肪都正常的人比起來,明顯三酸甘油酯較高、高密度膽固醇(俗稱好的膽固醇)較低、空腹血糖較高、胰島素阻抗較高、腰圍較粗、四肢瘦肉組織較少、代謝症候群比例較高,也就是有較高的心血管疾病風險!而體脂率高低的情形,只靠量體重、計算BMI是無法得知的! […]
[…] 如果可以養成走路的習慣,『每日兩千步,心臟有保固!』 […]
[…] 影片一播出,隨著各媒體及網路的宣傳,瀏覽量迅速爆增,第一夫人兌現了承諾,也達到宣傳 “Let’s move” 計畫的效果。姑且不論Obama與Biden平時是否真的這樣運動,或者此影片播出後是否從此開始每天這樣繞著白宮跑。但的確,為了達到健康的生活型態,或者為了減肥,運動真的是重要,而運動並不一定要全副武裝、把各種行頭穿上身或是到健身房才叫運動,許多人只要想到要特別撥空、汗流浹背、準備替換衣物的畫面就覺得麻煩打退堂鼓,其實平常把握一時片刻,幾分鐘的時間,能站多站,能走多走,能跑就跑,能扭就扭,都是增加身體活動量的方式,有動比沒動好,不要老是一直坐著不動,這個觀念對許多忙碌且沒時間撥空去運動的上班族很重要,片刻零碎時段,累積多了也很可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