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得很健康?甘嘸這好康?

  • Home
  • /
  • Blog
  • /
  • 胖得很健康?甘嘸這好康?

January 6, 2014

『我很胖,可是很健康。』這話聽來有點弔詭,到底單純的肥胖 而沒有其他像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代謝疾患的人,是不是就算是健康的?以後也會活得跟正常體重的人無異?這個問題挺有趣,究竟能不能健康地肥胖?讓科學的研究來回答這個問題吧!國際知名的醫學雜誌 內科醫學年鑑《Annual of Internal Medicine》在2013年十二月刊登了相關研究,結果顯示,跟正常體重且沒有代謝疾患的人比起來,肥胖的人就算沒有代謝方面的問題,長期下來還是有比較高的心血管疾病發生率及死亡率!

加拿大學者挑選過去與肥胖相關的文獻進行系統性統合分析(systemic meta-analysis),納入八個前瞻性研究(prospective study),共有61386個研究對象,這些對象依照體重(正常、過重、肥胖)及是否具有代謝疾患(血糖、血脂、血壓、腰圍問題)分為六組,以正常體重 代謝正常為參考組別,將其餘五個組別[(正常體重+代謝異常)、(體重過重+代謝正常)、(體重過重+代謝異常)、(體重肥胖+代謝正常)、(體重肥胖+代謝異常)]長期追蹤後發生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狀況與參考組別做比較分析,結果顯示:

(1) 在長期(至少10年)的追蹤下,體重肥胖的人就算沒有代謝方面的問題,其心血管疾病的發生及死亡率 還是比 體重正常且代謝正常的人要多出24%

(2) 有代謝疾患的人,不論體重屬於正常、過重或肥胖,其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率都比參考組別來得高

(3) 不管代謝正常或異常,血壓、腰圍及胰島素阻抗性的問題都隨著BMI的增加而增加

心得:過去也有研究討論BMI與死亡率的關係,但較少考慮到代謝疾患在其中扮演的角色,本篇研究除了討論BMI,也考量代謝疾患並進行分組,結果告訴我們:『單純的體重增加』『 單純罹患代謝疾患』不利於健康。然而,要稍微注意的是,這八個研究的對象平均年齡介於40-60歲,因此對於老人( ≧65歲)是否適用尚待更多研究證實;另外,研究對象是使用世界衛生組織(WHO)的BMI定義來區分正常體重、過重、肥胖,這與我國略有不同。總之,體重肥胖的人,就算還沒出現血壓、血脂肪、血糖的問題,短期還是會對心臟血管造成負擔,容易引起體內慢性發炎,長期下來發生心血管疾病及死亡的風險會增加,所以囉,沒有『健康的胖子』這回事,不要再安慰自己了,趕快減重,讓自己的身材回到標準才是王道啦

參考資料:Kramer CK et al. Are Metabolically Healthy Overweight and Obesity Benign Condition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Ann Intern Med. 2013 Dec 3;159(11): 758-69.

(The article photo via Alan Cleaver. CC License BY.)

  • […] 心得:前面幾篇文章,我們從計算BMI、使用BMI定義肥胖、肥胖對心血管疾病的影響,談到脂肪是影響健康的關鍵,以及這篇研究指出的內臟脂肪(身體脂肪根據部位不同分為皮下脂肪、內臟脂肪、心臟周圍脂肪等)是元兇,我們可以慢慢瞭解,體重的增加會影響健康,增加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風險,而脂肪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再追根究底,就是內臟脂肪這個兇手,而單靠BMI或腰圍往往無法真實反應內臟脂肪的多寡(參考圖片)。內臟脂肪的增加是現代人飲食西化、多油多糖少運動所會面臨的結果;平時控制體重,我們應該重視『減肥』大過於『減重』,為了健康,我們應當把真正對健康有害的內臟脂肪這些肥油去除,而不是只在意體重數字的下降,否則到頭來,很可能體重下降了,卻發現是少了肌肉組織,肥油一點也沒有少,這樣對健康還是不利。控制飲食、保持運動、用對方法,才能真的減到肥油,下定決心,甩掉身上的肥油吧! […]

  •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