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可不可以不要吃藥?這是很常被民眾問到的問題,尤其是糖尿病、高血脂、高血壓的三高疾病。
More...
有幾個問題我們應該先思考,答案就會清楚了。
以血糖控制為例,很多人一看到自己血糖檢測有問題,甚至已經罹患糖尿病,被建議要好好控制,第一句話常常問 "可不可以不要吃藥?"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想法,常常是自己以為、或者不知道從哪裡看來聽來的不正確訊息,以為一旦用了糖尿病的藥物,就拿不掉,要永遠吃下去、越吃越重、對肝腎功能不好、會洗腎..., 其實,好好把血糖控制好,反而可以延緩器官提早衰退、避免腎功能早衰,不好好控制血糖,才反而會讓腎臟提早壞掉。台灣新的洗腎人口中,有將近一半是因為血糖控制不好,所以好好控制血糖才好,怕吃藥不吃藥又不好好控制才是真的糟,別把因果搞錯。
控制好血糖的方法不外乎:飲食、營養、運動(還分有氧運動跟肌肉訓練)、睡眠、壓力調適、生活作息...跟吃藥。
所以,「吃藥」,只是其中一種方法,不是唯一的方法,最好的辦法是多管齊下,尤其是生活中的飲食營養、運動、睡眠、作息,是不管有沒有吃藥都一定要好好控制的,能控制好,就算免不了要吃藥,也比較有機會吃比較少藥。
至於生活中有許多面向,每一項都是門學問,飲食跟營養就是其中一門大學問。
上面說了,吃藥是其一,不是唯一。其他方法包括:
- 飲食跟營養:最最重要,先從減醣/糖開始,額外添加糖的東西要減少,最好戒掉,包括飲料、零食、甜點、糕餅...等。麵粉類製品減少,包括麵包、麵皮、麵條、饅頭...等。澱粉類也要減量,包括飯、地瓜、馬鈴薯、南瓜、芋頭...等,以粗糙原型為主。
- 運動:讓它成為你生活中的一部份最好,但不容易,別想一步登天,先求有、再求好,如果平常都沒有運動習慣,先從快走開始吧。
- 睡眠:建議晚上12點前上床睡覺,一般建議維持7-8小時不中斷的睡眠,睡起來有充飽電休息充足的感覺最重要。
- 壓力調適:每個人都有壓力,調適壓力可以透過運動、靜坐、冥想、音樂...方式,因人而異,什麼都不知道的話,先盡量做好上面三項(飲食、運動、睡眠)吧。
- 規律作息:即便休假日還是盡量維持規律作息,而不是一有休假,就有時差。
除了吃藥,上面那些你能做到哪些?自己捫心自問,想想看,日常生活中,從起床、三餐、工作、活動運動、不良習慣、睡眠,有哪些還可以改善?怎麼改善?要真的去做,不是只有想。
把握三個:吃健康、要運動、睡好覺。
到這裡,自己心裡應該有底,生活中能改善多少?做到多少?那麼,到底有沒有本錢說不吃藥?
除了少數極端需要立即用藥的情況,其他一般的狀況,透過生活的改變,都會對病況有幫助,只是,人最難改變的就是「自己」。
不管有沒有用藥,定期追蹤檢查,檢視自己的成果,檢討哪裡還有努力改善的空間,然後,去改善它。生活是一切之根本。
記得,真正的目標,是健康。其它的,都是手段。
您有沒有不吃藥,而是透過飲食及生活改變,讓自己症狀減緩、病況改善的經驗呢?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的看法喔!To Optimal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