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福哥《上台的技術》新書演講會 心得

  • Home
  • /
  • Blog
  • /
  • 參加福哥《上台的技術》新書演講會 心得

January 30, 2015

1月24日參加過楊斯棓醫師主持的《跟TED學表達,讓世界記住你》講座後,1月27日我參加了福哥上台的技術》新書演講會。

福哥(本名王永福)的簡報與演講,被譽為簡報界神人等級,是相當知名的企業內訓講師,他的故事登上商周雜誌,有何飛鵬社長對他的專欄介紹:『我是一個職業選手,教的每一堂課,我都企求『完全比賽』,所謂『完全比賽』,指的是課後的學員對講師的評鑑,要達到每一個學員都是百分之百的滿分….

過去從沒聽過福哥演講,這次他出了書,早早買來利用元旦假期看完,當然也跟很多人一樣,非常非常(沒打錯,兩個非常)期待這次能夠親臨體驗福哥演講的震撼力。

現場爆滿是意料之中,我提早到也只能坐倒數幾排;意外的是遇到知名財經部落格專家綠角、知名部落格寫作教學于為暢老師,也看到站上2014 TEDxTaipei舞台分享台灣崩壞醫療的陳畊仲醫師、日前剛在楊斯棓醫師講座上台短講的呼吸貓老師,福哥的魅力由此可見一斑。

會有這場講座,是因為福哥出了這本書;而會有這本書的誕生,是因為何飛鵬社長的邀請;至於為什麼何飛鵬社長會邀上福哥,是因為福哥翻譯的一篇文章《什麼是博士?》引起社長的興趣。

該文章中提到,博士,是在浩瀚(很浩瀚)無垠的知識中對某一領域的專精研究,再加以突破,文章內容圖解真是絕妙!(如下圖) 英文諺語說 “A picture says a thousand words”一圖勝千言萬語,大概就是這個意思了。所以,如果說能夠聽到這場福哥演講會,是因為這篇有關博士的文章,應該也不為過。

What is PhD
The illustrated guide to a PhD. From here.

簡報相關技巧,例如想法的構思(是的,從想法開始,而不是先做投影片)、福哥過去歷練、故事案例、大字流的應用、圖文搭配、影片穿插、記住流程不看投影片、一定要彩排等等,福哥的書中都有提到,也都在這次的演講會清楚充分呈現,如果要用一句話來總結投影片的製作原則,那就是『投影片越好,理解時間越少』。至於密密麻麻一堆字,有的還看不清楚,讓人短時間難搞懂,然後還沒講清楚很快就下一頁的,絕對是簡報大忌。

然而,令我印象深刻讓我想特別提的,是福哥對於細節的注重與堅持。

跟何社長這麼有名的人物初次碰面,福哥做足準備,知道何社長創辦商周、待過工商時報、超喜歡運動(尤其橄欖球)、出過好幾本書(自慢系列),他事先準備好簡報以備不時之需(功夫1:瞭解聽眾需求,準備好聽眾可能的問題),把對社長的瞭解應用於其中,簡報內容使用了商周與工商時報的報導,也秀出自己休閒時喜歡與家人騎鐵馬運動的照片,這一切,在等到何社長詢問福哥經歷的那一刻時:Yes!That’s it!Show time!

拿出準備好的iPad在社長面前,從容不迫地做簡報介紹自己,社長驚奇地看著福哥iPad沒有手碰也會自動跳下一張(iPad沒聲控。功夫2:其實是福哥提早一小時到附近7-11預做準備,簡報時是背後使用iPhone同步連線操控),然後時間精準地在社長面前完成一次演出。

會談結束離開時,福哥拿出自慢系列書籍請社長簽名,社長突然問:『最喜歡哪一篇?』 這時大多數人可能本以為買了書應該就表示很支持很有誠意吧?!所以被問到這問題可能當場愣住,頂多回答:每一篇都很好阿!

但福哥泰然自若,拿出其中一本,迅速翻開當中談『專注』的一頁,告訴社長喜歡這篇的原因,對其有何影響。這樣的準備功夫,立刻讓社長當場拿出合約,與福哥立馬簽訂!聽完這故事真讓我有『一山還有一山高,完美準備是絕招』之感。(福哥秀照片證明,他是真的看完那本書,折了很多重點,不是只折那一頁)

福哥許多的案例與簡報,在在都看出準備的周全,而周全的準備來自對細節的堅持,細節的堅持是基於對聽眾需求的掌握

–福哥當天的藍色襯衫,是為了配合現場藍色座椅;領帶花色跟書籍封面一模一樣,絕對不會認錯人(這麼高大要認錯也很難XD)。

–為了不讓自己在講台上表現到渾然忘我時,不小心擋住投影機的光線,福哥在講台上兩側地面,貼上便利貼,提醒自己不要誤入光源區。

地板便利貼
講台地面上便利貼. Photo by 權自強.

–為了精準掌握時間,小組分組討論時,一定用渾厚嗓音倒數計時提醒大家。

–會場沒有時鐘,自己利用iPad計時隨時提醒自己。

–在燈光明亮無法單獨開關的場合,會主動打開天花板燈座,取下前排燈泡,使得投影片呈現更加清晰。

–怕原訂場地不夠理想會影響效果,主動找尋合適地點,請主辦單位更改場地。

–為了怕筆電臨時出狀況,福哥甚至準備兩台筆電!

如同書中提到的,處理問題的最好辦法就是避免問題的發生,他自己就是最佳實踐者。

福哥常曰:『我是職業選手,當然追求完全比賽。』

那我則接:『想要完全比賽,當然要有完全準備。』

如果簡報提案沒過關;如果演講聽眾各自吃東西、滑手機、中途離席;如果上課學員意興闌珊、眼神呆滯、滿臉睡意,該反省檢討的,是自己是否真的做到完全準備。

何謂博士?就是在浩瀚無垠的知識中對某一領域的專精研究,再加以突破。福哥展現的,就是簡報領域的PhD,做精、做專、做深,再給它突破一點。現在他出書、演講教大家,也告訴大家:you can make it!

我想起Lexus的精神:專注完美,近乎苛求。

我再看福哥簡報時認真的眼神:想要完美,必須苛求!

{"email":"Email address invalid","url":"Website address invalid","required":"Required field missing"}
>